|
攀巖的攀爬方式:抱石和上攀有什么不同?抱石: 攀巖墻高度大多在5公尺內 使用軟墊作為防護措施 路線較短,巖點比較少,攀登時間通常在30妙-1分鐘左右 講求較高地爆發力、身體控制 抱石可以想像成是百米賽跑,在完成路線的過程當中必須全力完成,而路線也更講求身體的控制與平衡協調,因為抱石不像上攀需要入繩等動作,所以在設計路線的同時也會更講究每一步的細膩程度,更也是因為目前攀爬風格的改變,出現了許多在攀巖墻上跑來跑去、飛來飛去的動作,這些動作也都是這幾年才開始出現。 除了動作的差異之外,攀爬的同時也節省了時間,跟上攀不同的是一條路線因為很短,大約30秒就可以完成,也可以一直嘗試難關,上攀卻不同,因為需要繩伴的確保,一條路線也很長,所以等待的時間通常會大于30-60分鐘不等,所以一天下來上攀卻無法完成太多路線。 而更不同的地方是抱石是可以一個人就前往的運動,若是沒有繩伴也可以進行,而且現在北部的攀巖館日益增加,以便利性來說確實是提升不少!
上攀: 高度在4公尺以上,只要繩子夠長就無上限 需要穿著安全吊帶、巖繩以及快扣,并且有人確保,或是學習使用自動確保器 路線較長,需要至少2-30分鐘不等的攀登時間 需要更多的肌耐力
上攀可以想像成是跑馬拉松,在完成一條路線需花費較長的時間與體力,跟抱石不同的是上攀分為多種方式,例如:傳統攀登、運動攀登等等,之后有機會再另外做介紹,而以運動攀登則常見大致分為三種,頂攀(Top Rope)、先鋒攀登(Leading)、自動確保(auto belay)個別的細節稍稍有些復雜,下次有機會寫一篇完整介紹。
今天這篇算是簡單介紹上攀與抱石的差異,大家不要搞混了哦!不是攀巖沒有綁繩子就很危險哦~ 歡迎有問題可以詢問我哦! |